Telegram Group Search
Channel created
Channel photo updated
看了一圈罗马仕和某些华强北杂牌买的水军,在 ZMI (酷态科)和一系列大牌移动电源品牌下面的存在感,只能说还是某些用户配得上用垃圾电芯和无 NTC 温控移动电源的苦难了。
其实我应该也是没有资格说这些的,因为我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只充电宝实际上也是罗马仕,而且在大规模爆炸/鼓包事件发生之前,我在学生时代也买过不少灵车移动电源。
Chiquitita|奇苦迭塔
究其原因,消费电子领域实际上一直存在着两种购买思潮,一种认为便宜能用就行了;而另一部分,则是不仅要能用,而且还要好用。这两部分思潮的购买思路就截然不同。
而随着最近充电头网这类大型充电类评测机构和阿甘体验这类个人充电类评测自媒体的普及,某些人对移动电源的认识又陷入了一个怪圈。
在某平台上,有的人觉得移动电源能用就行,只要价格够便宜,输出能满血,即便不是镍带点焊,没有 NTC 温控,甚至电芯是杂牌货他也能接受;
另一些人觉得,即便是100出头,容量甚至只有 10000mAh 的充电宝,也应该有均衡电路,也应该用 SDI/LG/索尼的全新电芯,而不是力神、ATL和亿纬锂能之流的国产电芯。
Chiquitita|奇苦迭塔
而随着最近充电头网这类大型充电类评测机构和阿甘体验这类个人充电类评测自媒体的普及,某些人对移动电源的认识又陷入了一个怪圈。 在某平台上,有的人觉得移动电源能用就行,只要价格够便宜,输出能满血,即便不是镍带点焊,没有 NTC 温控,甚至电芯是杂牌货他也能接受; 另一些人觉得,即便是100出头,容量甚至只有 10000mAh 的充电宝,也应该有均衡电路,也应该用 SDI/LG/索尼的全新电芯,而不是力神、ATL和亿纬锂能之流的国产电芯。
我不清楚正在阅读这篇推文的你是怎么看的,但是对我来说,这两种说法都不能接受。
关于杂牌电芯和不带温控机制(以及某些人鼓吹的只要主控带温度传感器就算是有温控)的危害,相信不用多说了。
对于没有均衡电路导致电芯缩容的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是,移动电源本质上是一种消耗品,使用到了寿命理应该更换。
我不能理解,一个华东地区最大二次元同人展的主办方,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得罪自己的基本盘。现在好了,先不说能不能办了,就单单是虚报观众人数,这玩意你就连场馆都申请不下来,之前为什么 SNIEC 宁愿办成人展都不给了?之前搬到四叶草,好,现在这么一搞,四叶草也没了。
结果某些人这么一玩就是纯纯的一个三输局面。
我不知道要不要做一个小科普:
很多 4G 随身 WiFi 用户经常抱怨自己网速慢,一般来说 4G 随身 WiFi,包括常见的骁龙 410/210,紫光 UIS8310,中兴 ZX279520, 翱捷 ASR8310,乃至华为的一些芯片,支持的规格都是 LTE CAT.4(图上的 category 4),而一台 5G 时代末期的联发科 G99,都可以支持 LTE CAT.14,更不要说现在遍地 5G 设备的 4G 通信能力了。
不过这些随身 WiFi 其实是可以通过外接特殊的射频芯片支持 WiFi 6 2.4GHz 的,只是这样做意义不大。
小米Civi 4 Pro:n1/n3/n5/n8/n28a/n38/n40/n41/n48/n66/n77/n78

Redmi Turbo 3:n1/n3/n5/n8/n28a/n38/n40/n41/n48/n66/n77/n78

真我 GT Neo 6 SE:n1/n3/n5/n8/n28A/n41/n77/n78

一加Ace3V:n1/n5/n8/n28A/n41/n77/n78

IQOO Z9 Turbo:n1/n5/n8/n28A/n41/n77/n78

频段爱好者狂喜,不过现在中端机器有取消 n3 的趋势了。
还是继续科普一下随身 WiFi 的一些知识。
关于云控(不是手机里那个),简单一些的是某些卡商的本地计费,或者插自己的 SIM 卡上不了网,严重一些的就是 UIS8310 设备常见的那种,只有实名认证了,并且还充值了套餐才会给你打开 WiFi。
对于随身 WiFi 设备的“云控”,解决方案也是多种多样的。
对于部分弱云控的 ASR 设备,只需要通过串口使用 AT 命令修改 SN 和 IMEI 即可(建议在修改之前先记下这些参数,避免后续无法恢复)
对于可以开启 ADB 功能且 Flash 被挂载为可读写的中兴微设备,也可以通过 ADB Shell 去除云控;
至于某些紫光 UIS8310 设备和部分 r106/tm70/x30/jc09,大概能做的要么就是用 SPRD Research Tool 刷入 pac 固件,或者拆下 Flash 芯片通过编程器刷入固件。当然,对于部分挂载为只读模式的中芯微设备也是如此。
警告一下,部分 5G 随身 WiFi 厂商(如莱浦)可能已经启用主控 CPU 的安全启动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刷入去除云控的系统乃至修改系统固件均有可能导致设备无法启动。
想搞一个 OC 了,各位有什么参考意见吗?
我感觉我是挺尴尬的(
讲卡粉相关(电话卡和银行卡相关),某群人肯定懂的比我多,关键是里头有个神经病管理,所以只能挑些他们没提到的随身 WiFi 之类的未涉及领域讲讲;
讲充电相关的话,软的肯定比不过隔壁 ZMI/CUKTECH 粉头(不是),硬的也比不过你 B 那些专门玩拆解的,比如甘先生之类;
讲其他的东西的话,我知道的不多,容易在你们面前暴露我知识杂但是不深的毛病。
毕竟这个频道本来就是以正经科普(迫真)和丢一些懒得放主频道的长文为目的的,所以我怎么办呢?
被 iPadOS 上的 UTM HV 折磨惨了。
先说一下设备,iPad Air 5, 256GB 版本,系统 16.3.1。
Ubuntu(arm64)
Try or Install Ubuntu 提示完不是卡在黑屏光标,就是 QEMU 直接提示 Guest display not active yet.
Windows (arm64 和 x86-64)
引导卡在 UEFI Shell。
不推荐安装 Windows 11,因设备限制所致。
2024/06/24 11:39:34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